通常,木家具白坯都要进行装饰后,才能作为成品供人们使用。木家具装饰的目的主要在于起保护和美化作用。木家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,基本上可以分为贴面、涂饰和特种艺术装饰三类。贴面工艺主要应用于人造板家具,而实木家具多用涂饰的方法。
实木家具的色差
优质珍贵实木制作的家具一般采用薄涂清漆的方式,保留优美的木材纹路。但也有很多家具用材本身有虫眼、疖子等缺陷,需要用色漆在表面涂饰,遮盖原木的缺陷。因此,实木涂饰按照漆膜能否显现木材纹理可分为透明涂饰和不透明涂饰。
透明涂饰主要是各种清漆,漆膜透明,并保留和显现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,纹理更明显、色彩更鲜艳悦目,木质感更强。不透明涂饰主要是各种色漆,漆膜完全遮盖木材的纹理和颜色,漆膜的颜色即是木家具的颜色。
因而家具产生色差的原因也有两种:一种是采用透明涂饰的实木家具,由于本身所使用的木材颜色存在差异而导致家具有色差;另一种是采用非透明涂饰的家具,由于色漆在涂饰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色差。
实木家具本身木材的色差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,甚至被看做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特色,但实色面漆家具的色差往往被冠以劣质、低档、次品的标签,需要尽量避免。
避免实色面漆家具色差
色漆的色差指涂膜颜色的差异,主要是指颜色明度和彩度的不同,导致人们视觉上的差异。
色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又该如何在生产、操作中尽量避免色差的出现呢?
一、底漆差异的影响:底漆涂层的颜色及遮盖力不同会对面漆漆膜颜色产生一定影响,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同一种底漆,并且控制底漆涂刷的厚度保持一致。另外,底漆打磨也需要注意,如果打磨不平整,漆膜表面会发生漫反射,降低面漆色彩的饱和度,影响视觉效果。经验表明,返工的工件更容易出现色差问题,这是因为返工的工件,面漆直接喷涂在色漆上,而基底颜色的不同导致了最终工件出现色差。因此,针对返工件,最好直接在色漆表面先喷涂白色底漆,再上一层面漆。
二、面漆本身的差异:同一品种、同一颜色、不同批号的涂料往往会产生色差。在使用时,要对每个生产批次的涂料严格按照色差控制标准进行检验,批次产品之间的色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,保证同一种颜色不同批次间的颜色稳定性,定期对色差进行监控,特别是跟踪涂料批次更换后的色差情况。
面漆有一定的遮盖力,但如果喷涂的面漆厚度没有达到最低遮盖厚度,就会出现涂层颜色在色相、色彩和明度上的差异,造成较明显的色差。这种现象在遮盖力较差的色漆中体现得更为明显。因此要提高面漆的厚度,并减小厚度波动。一方面是为了遮盖底材,消除底材或底漆颜色差异的影响,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面漆的湿润性,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色差出现的概率。
三、助剂的不合理使用:对面漆颜色有影响的助剂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流平剂,一种是分散剂。在家具色漆涂装后,由于涂层上下表面张力的差异,容易出现桔皮、浮色发花等现象。
流平剂的使用可以改善这种状况,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平整、光滑、均匀的涂膜,有效改善面漆外观。提高流平剂用量,可以增加色漆的润湿性,有助于提高面漆的鲜映性,但流平剂用量过多,会导致涂膜失光。
分散剂在涂料中用量很少,但它对色漆的性能有较大影响,起到润湿、分散和稳定颜料的作用。但是,如果在调色过程中出现两种分散体系发生冲突,往往会使涂料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颜料发生絮凝,造成颜料展色性的差异。因此要慎重选择合适的流平剂和分散剂,控制使用剂量,并保持配方的一致性。
四、光泽的影响:哑光体系中含有消光粉、蜡、填料等粉体材料,在涂膜形成过程中,哑光粉会不均匀地滞留在涂膜表层,使得涂层表面产生粗糙程度的差异。同一种颜色的涂膜光泽不同时给人的感觉亦会有颜色的差异。当光线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,在表面产生反射、散射和吸收,光泽低,就会感觉颜色灰暗;而高光的涂层表面平整、反射大、散射少,就会感觉颜色鲜艳。
五、施工环境的影响: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涂膜外观,温度、湿度不仅影响涂膜的表面光泽与状态,还会影响涂层的成膜能力,涂层表面的发白等现象就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,造成同一颜色在视觉上的不同。
六、施工工艺的影响:实木家具喷涂大多采用人工喷涂的方式,这就使得在喷涂过程过多依赖于人员的经验,产生很多不确定性因素。在喷涂过程中,喷涂距离、出漆量、走枪速度的不同或操作人员喷涂熟练程度、疲劳程度不同,以及不同的操作人员都会影响喷涂的质量,无法保证膜厚的一致性,造成涂膜厚的地方光泽高、薄的地方光泽低,导致色差出现。
同时,不同部位喷漆先后间隔的时间过长,也会导致色差的产生:先喷涂的涂膜出现褪色,黄变和沾污现象,与后喷涂部位颜色不一致。因此要制定完善的工艺规范和检验标准,减少工艺过程失范而导致的色差问题。